返回列表 發帖

香港电讯商的电话接驳费探讨——对未来VoIP发展与机遇

本帖最後由 角色 於 2012-10-18 08:24 編輯

由于香港电话时包月模式,随意出现电讯商的接驳费事项。

1、固话1(caller)拨打固话2(callee): callee固话商会向固话1公司收取接驳费。(机没有这样的要求,所以你用手机拨打IDD没有,后面没有接驳费事项),所以有很多电讯商,如HGC,一定要用自己固话的网络,才能享受0088打长途包月的plan。

2. 外国长途电话打入来,固话也收取接驳费。所以外国打入来,一定要用IDD,不给VoIP参数,以前的香港电讯商要尽赚。但是小的电讯商,自己根本根本固话没有多少,怎样收取接入的接驳费?像早期的HKBN,所以她提供2b service,是香港第一家可以用到SIP参数。但是其他不同,特别是比较老比较大的公司,如PXXW,她更加不想大家用VoIP,电话就希望你用IDD。外面打入来的电话,因为的现有电话基数比较多,所以给她打也是最多,于是收取接入的接驳费更多!

http://solicitor.com.hk/common_main.cfm?CommonID=1582

本帖最後由 角色 於 2012-10-18 12:37 編輯

2011年
参考文献1 Link
参考文献2 Link : 第二次咨询英文文件。

2010年
6月 参考文献 Link : 非常精彩的幻灯图片

2010年
参考文献1 Link

2007年
参考文献1 Link

2004年
参考文件1 Link
参考文献2 Link
参考文献3 Link

1999年
参考文献1 Link

1996年
参考文献1 Link

TOP

备用帖子。

TOP

不知道一般的接驳费是多少呢?

TOP

在1999年前对接驳费的问题,对其他国家收费的观测:

http://www.legco.gov.hk/yr97-98/chinese/sec/library/956crp04.pdf

TOP

香港激辯VoIP 運營商與政府意見相左

2004年09月24日

香港寬頻推出寬頻電話而引發出有關互聯網話音服 務(VoIP)的爭拗可謂熱鬧非凡。電訊盈科接二連三約見和致信香港電訊管理局,強烈要求要求政府叫停寬頻電話,作為當事方的香港寬頻反稱電盈指三道四, 阻礙新技術應用發展,作為政府監管部門的香港電訊管理局明確表態:IP網路的發展將為大勢所趨,城電VoIP合法。

電盈:VoIP應叫停

城市電訊旗下香港寬頻經營VoIP寬頻電話令香港電盈一直不快,早前電盈去信電訊管理局副總監傅小慧,指責香港寬頻的寬頻電話服務為非法,並應由電管局即 時叫停。此外就城市電訊(1137)旗下香港寬頻近日推出的寬頻電話服務,電訊盈科上月曾分別於10日及19日兩度與電訊管理局會面,並於本月3日再就有 關事宜去信電管局。

電盈在信中特別指出,根據固網牌照的規定,固網商應以自建、購入或租用網路的方式,向用戶提供電訊服務,而香 港寬頻的寬頻電話服務,由於是以無償的方式,通過其他網路商的寬頻網路提供服務,再加上有關服務,根本不具傳統固網電話的不間斷運作特性,根本已屬非法經 營。電盈要求電管局確定香港寬頻觸犯電訊條例,而寬頻電話屬非法服務,以及明確表示將採取行動,使電盈可以維護本身的合法權益。

對於電盈去信電訊管理局一事,香港寬頻作出回應,強調一項電訊服務是否合法經營,服務是否合法應由電訊管理局判斷,絕非由競爭對手說三道四,並指出這樣做 後果只能會阻礙技術發展,業界應對寬頻電話技術,持開放態度。香港寬頻稱,寬頻電話已成全球電訊氣候,各國規管者如英國及美國均致力研究放寬規管及配合寬 頻電話的發展,而非傾向阻撓的手法。

電訊管理局:城電VoIP合法

香港電訊管理局總監區 文浩日前表示,VoIP屬本港固網服務牌照已准許的服務,更指有關VoIP服務免費使用固定網路的說法並無事實根據,認為“並不存在搭順風車的情況”。區 文浩指出,在現行的固網服務牌照下,城市電訊的寬頻電話服務(VoIP)是合法的,而VoIP服務供應商不存在免費使用互聯網網路商服務的問題。

對於市場認為VoIP服務是免費使用固定網路商的網路,區文浩認為沒有事實根據,因用戶只向寬頻服務供貨商繳費使用其接駁服務,而香港寬頻並未有提供傳統 接駁服務,純粹經互聯網傳送後,客戶利用寬頻服務商去進行接駁,就如上網進入網站後,繳費使用網站的服務般。現有一些互聯網站也會推出一些收費服務,但用 戶在使用有關收費服務後,網站無需將用戶收益與互聯網網路供應商分享,基於VoIP屬一種互聯網增值服務,因此並不存在上述免費使用網路的問題。

區文浩說,只要符合牌照條款及《電訊條例》,VoIP服務在現行本地固網服務牌照下是准許的。雖然VoIP服務可能對傳統電話服務帶來衝擊,但卻會增加對 現有服務或新服務的需求,有助刺激寬頻服務的進一步普及,為市場帶來新商機,因此故網路商不應單純視之為一種挑戰。

區文浩指出, 由於用戶經已向寬頻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繳付寬頻接駁費,而VoIP實際上就如互聯網上的一般應用服務,因此並不存在VoIP服務供應商免費使用寬頻互聯網服 務供應商服務的問題。該類VoIP服務並無服務水準的保證,如果要使其服務水準得到保證,除了服務供應商通過本身寬頻網路提供服務外,其也可以與其他寬頻 服務供應商就服務水準達成商業協議。香港寬頻所推出寬頻電話的廣告刊物無疑仍有可改善之處,但整體而言,資料準確,不存在誤導,而電管局有向香港寬頻提出 有關宣傳資料可改善的地方,對方也已同意加以改善。

VoIP發牌條件將放寬

香港電管局副 總監傅小慧指出,電管局正計劃在下月初就VoIP服務推出諮詢文件,徵詢市場意見,諮詢期約兩個月,當中包括應否就VoIP服務放寬部分現有固網服務牌照 條款,以免影響VoIP電話的發展。區文浩表示,下月初就寬頻電話服務推出的諮詢文件中,將考慮是否採取現有固網牌照較寬鬆的條件,以及應否向寬頻服務供 貨商提供接駁費等。

諮詢文件的主題是現有固網服務牌照是否適合應用於寬頻電話服務,會否妨礙有關服務發展,甚至應作一種新服務而制定新規管政策。日後該服務是否仍需具備電話號碼功能等均要考慮,並且是否要制定最基本規管條件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電管局也會在諮詢文件內提出客戶或VoIP服務供應商是否需向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繳付接駁費。至於VoIP服務商日後是否需要申請牌照,又或電管局會否就 VoIP發出新牌照,則有待研究。此外,電管局還對近日市面上所出現關於VoIP的宣傳廣告及刊物,以及反宣傳的廣告及刊物進行了一份研究報告,會在下周 進行公佈。

區文浩表示,在處理電盈早前所提出撤銷固網市場主導地位的申請時,也會考慮到如寬頻電話的出現等市場變化,當中包括 VoIP未來的發展,但不會等待VoIP的諮詢完成後才公佈電盈取消主導者地位。與此同時,電管局正就香港寬頻早前所提出有關其寬頻電話服務訊號遭阻延的 指控及其後提交的證據進行調查,但沒有作進一步披露。

區文浩指出,為保障消費者權益,該局正編制一份報告,研究香港寬頻的寬頻電 話服務宣傳資料,希望提供足夠資料讓消費者作選擇,而最近已向該公司提出在宣傳單張上列明如停電時無法使用該服務等。過去將IP描繪為以廉價電話去挑戰傳 統服務,其實長遠該技術將改變整個固定網路發展,包括可同時提供視像等多媒體服務,提供新商業機會。

對於是否需要考慮到現有條款 對新服務是否有太多要求,會否妨礙了其發展這一問題,區文浩認為,IP網路的發展將為大勢所趨,全球一些主要電訊商均會投資於IP網路以面對新的競爭,不 會死守傳統網路。他舉例指出,英國及歐盟的監管當局均有就VoIP進行諮詢,但業界是不會等待諮詢得出結果方發展業務,而是會在合乎法例的情況下經營。

被問到電管局會否擔心VoIP的發展將阻礙電訊商在本港的投資,區文浩回應,本港主要的電訊經營商已經因應VoIP作出投資,為未來發展鋪路,故傳統網路商不應該只死守。

VoIP競爭日趨激烈

由於香港電訊管理局明確表態寬頻運營商提供VoIP電話服務沒有違反任何規定,已有不少運營商表示跟進除了近期城市電訊高姿態推出的VoIP服務,其他寬頻及電信運營商也在考慮向客戶引進類似的服務。

九倉有線寬頻宣佈將在明年首季大規模測試VoIP,同屬九倉集團的另一家公司九倉電訊市務副總裁張東林表示,如果有線寬頻屆時真的推出該新服務,他不擔心這將出現內部競爭。

數位通也宣佈推出OwnNet寬頻電話服務,但數位通用戶需選用指定月費套餐,由148元至328元不等,再加上Own-Net月費98元,並以600元 選用寬頻接駁器,便可對指定海外用戶免費打IDD。用戶可隨意建立其全球私人電話網,條件是將寬頻接駁器送至該海外用戶,在港用戶在接聽電話時則需扣除網 內通話分鐘。

顯然,讓沒有固網牌照的互聯網服務供應商也可經營有關服務,這是香港電訊管理局的思路。如果寬頻電話一旦通過,預示 著香港電信市場VoIP競爭將日趨激烈,電盈的固網服務也將面對更大競爭,已承受巨大壓力的固定電路業務的電盈,在未來幾個月中可能面臨更嚴峻的競爭。

来源 Link

TOP

为什么VoIP发展不前,可能与庞大的电话接驳费有关,如果取消“电话接驳费”后,VoIP会一日千里,为什么呢?你可以看看中国大陆,每天的固网电话线路不断减少,而宽频上网不断增加,因为我们在宽频上网已经付费,所以电信管理局对VoIP视为合法,问题是信息互联问题。由于香港是有法律对资讯自由,所以所有电讯商不能做信息进行监管,不然违法香港法例。

在大陆,现在都迈向三网合一(电话,宽带,电视),在香港,只有宽带和电视合一,而电话一直都合一,主要原因就是电费接驳费有关。如果没有这项费用,VoIP的发展会一日千里!!!

我估计这幅会进一步调低电话接驳费,以鼓励“三网”合一的路向的姿态,不然固话商就年年收钱,不做VoIP业务。

TOP

2007年, 资料来源 Link

新 聞 稿

電 訊 局 對 法 庭 就 VoIP 互 連 司 法 覆 核 所 作 裁 決 的 聲 明

電 訊 管 理 局 ( 電 訊 局 ) 今 天 ( 二 零 零 七 年 六 月 一 日 ) 發 出 以 下 聲 明 , 以 回 應 法 庭 就 香 港 電 話 有 限 公 司 (“電 訊 盈 科”) 針 對 電 訊 管 理 局 局 長 ( 電 訊 局 長 ) 於 二 零 零 六 年 十 一 月 七 日 發 出 的 指 示 申 請 司 法 覆 核 所 作 的 裁 決 。 該 指 示 指 令 電 訊 盈 科 及 九 倉 電 訊 有 限 公 司 ( 九 倉 電 訊 ) 進 行 互 連 , 以 便 一 家 接 駁 九 倉 電 訊 網 絡 的 服 務 營 辦 商 牌 照 持 牌 商 能 開 展 其 網 絡 電 話 (VoIP) 服 務 。

「 我 們 歡 迎 法 庭 今 天 的 裁 決 , 確 認 電 訊 管 理 局 局 長 有 權 根 據 《 電 訊 條 例 》( 該 條 例 ) 第 36B 條 發 出 互 連 指 示 。 由 於 法 庭 清 楚 確 認 該 指 示 有 法 律 效 力 , 牌 照 持 有 人 有 責 任 遵 守 及 遵 從 互 連 的 相 關 牌 照 條 件 和 「 互 連 互 通 」 規 定 。 電 訊 局 堅 信 , 適 時 的 互 連 對 新 進 入 市 場 的 服 務 營 辦 商 十 分 重 要 , 而 「 互 連 互 通 」 規 定 可 確 保 某 一 網 絡 用 戶 在 沒 有 障 礙 的 情 況 下 致 電 另 一 網 絡 用 戶 。 」

背 景

電 訊 局 於 二 零 零 六 年 一 月 就 提 供 網 絡 電 話 服 務 引 入 服 務 營 辦 商 牌 照 。 若 提 供 網 絡 電 話 服 務 , 服 務 營 辦 商 牌 照 持 牌 商 需 要 就 接 駁 問 題 與 某 固 網 營 辦 商 達 成 商 業 協 議 , 以 便 透 過 其 固 網 網 絡 與 其 他 固 網 營 辦 商 的 網 絡 互 連 傳 送 網 絡 電 話 服 務 。

電 訊 局 於 二 零 零 六 年 六 月 , 接 獲 提 供 網 絡 轉 駁 網 絡 電 話 服 務 的 固 網 營 辦 商 九 倉 電 訊 就 針 對 電 訊 盈 科 提 出 的 投 訴 , 指 電 訊 盈 科 並 無 開 放 電 訊 局 劃 分 予 服 務 營 辦 商 牌 照 持 有 人Zone Limited ( 「 Zone 」 ) 的 「5804 」 號 碼 組 , 令 Zone 得 以 經 營 網 絡 電 話 服 務 。 經 調 查 後 , 電 訊 局 根 據 《 電 訊 條 例 》 第 36B 條 於 二 零 零 六 年 十 一 月 七 日 發 出 指 示 , 指 令 電 訊 盈 科 及 九 倉 電 訊 進 行 互 連 , 透 過 九 倉 電 訊 的 網 絡 接 駁 電 訊 盈 科 的 網 絡 , 以 暫 定 收 費 傳 送 Zone 的 網 絡 電 話 。 雙 方 可 繼 續 就 互 連 費 水 平 進 行 商 業 洽 談 , 如 無 法 達 成 協 議 , 雙 方 均 可 要 求 電 訊 局 長 就 互 連 條 款 作 出 決 定 。



電 訊 管 理 局
二 零 零 七 年 六 月 一 日

TOP

2004年 资料来源 Link

电盈将放弃申请禁止竞争对手提供VOIP的禁令


【eNews消息】香港固话运营商电盈日前表示,公司正在考虑撤回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的诉讼,这项诉讼主要是请求法院发出禁令,阻止其竞争对手香港城市电讯提供互联网电话服务,但仍将请求高等法院审查香港电讯管理局批准城市电讯提供宽频电话(VOIP)服务决定的合法性,

香港电讯管理局曾允许城市电讯旗下子公司香港宽频提供互联网语音传输协议(VOIP)服务。 电盈表示,公司正在考虑撤回禁令申请,因为公司希望同业内同行保持良好关系,且城市电讯的VOIP服务对电讯盈科业务的影响也不大。

10月份电讯盈科向高等法院提交了一份申请,请求法院下令取消电讯管理局允许香港宽频提供VOIP服务的决定,宣布该决定为非法,并发出一个临时禁令以禁香港宽频在司法审查完成前提供该服务。 电讯盈科称,香港宽频的VOIP服务不合法是因为该公司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了电讯盈科的宽带网络。 该公司还表示,电讯管理局未就此类技术进行咨询就作出允许香港宽频提供VOIP服务的决定违反了相关程序。 电讯盈科的律师12月1日(周三)将在高等法院露面,这是该公司自提交申请以来的首次公开露面。

TOP

2004年 11月 资料来源:香港立法局。

http://www.legco.gov.hk/yr04-05/ ... b1108cb1-145-9c.pdf

TOP

2011年9月

香港电讯行业概览

http://www.hkexnews.hk/reports/p ... TTR-20110925-18.pdf

TOP

本帖最後由 角色 於 2012-10-18 11:51 編輯

回復 13# wochinaren123

其实香港的宽带网络做得非常好,可以做VoIP的HUB,但是由于香港有电话“接驳费”,而弄到VoIP电话发展前路不明朗,不然香港的VoIP电话会遍地开花。希望香港电讯管理局能加把劲,取消接驳费,还有香港带头擦用9-digit-number@voip.hk, 然后没加安装一个SIP Phone,然后注册刚才的domain voip.hk,或者别的domain,然后login name=9-digit-number, password,那么大家拿起电话就拨打对方的九位IP电话,而8会继续使用,然让8-位慢慢过渡9位IP电话。但是前提要取消固话接驳费!如果是这样,那么很多公司都做网络电话而不做固网电话了!到那个时候,VoIP电话会随处可见!!!!

或者8位PSTN-to-VOIP电话慢慢过渡,因为没有电话接驳费后,电信商不会再铺砌电话线,而改铺网络线,那么电话有传动的PSTN电话,变成VoIP电话。还有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IDD接入的生意,可能不会给接入的SIP Crendentials,要用ATA,但是如果2b和ComNet Phone继续支持,那么慢慢其他公司都会加入,不然的话,他们的客户一天比一天少!变成有设备而没有人去用。

至于每一家有了自己的SIP URI,那么别人拨打你家里的电话非常非常方便,就是直接通过香港的voip.hk gateway,直接接到你家里电话,而不用IDD,可能又很多公司就是以IDD为赚钱,而全球都不用IDD,那么那些电讯商吃什么呢?估计都是用data比较多,有了data,那么你就可以做别的事,如VoIP等等。

TOP

不同背景、资源、群体有不同的路向。

A) 有很多固话线路的公司(PCCW,HGC)
- 沿用现在的电话接驳费模式

B) VoIP + 宽带网 公司 (2b, ComNet Phone)
- 全面取消现在的电话接驳费

C) 我们一般小市民怎样办呢?
为了得到最廉宜的VoIP电话服务,当然希望取消电话接驳费这种模式,但是还没有在全面撤销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做呢?
1. 用SIP Trunk (2b和ComNet Phone)
2. 用FXO ATA (Obi110,SPA3102, SPA3000)

如果你有或者亲友有Asterisk / FreeSWITCH这样的server,那么你拨打电话的模式更加丰富,现在问题会这样的技术的人不多,而有固话的电讯商,不让大家知道怎样使用VoIP,更不会赞助全面采用Asterisk / FreeSWITCH这样的东西,所以所有中小企,你们为了减省电话上的开始,你可以考虑安装一台的IP PBX为佳。

TOP

本帖最後由 角色 於 2012-10-18 12:15 編輯

1996年 信息来源 Link

消 費 者 委 員 會
CONSUMER COUNCIL

電訊業競爭研究報告(摘要) (1996)

1.     固定電話網絡於一九九五年七月開放市場,成為電訊業的轉捩點,開放市場的決定,反映政府認同市場由專營轉為開放競爭,是電訊業及香港未來發展的最佳方向。

2.    三家新的電訊固定網絡(固網)經營商陸續投入服務是一個開始。不過,目前開放的只限於固定電訊網絡,至於國際電訊市場的開放,須待香港國際電訊公司的專權於公元2006年屆滿。這開放步伐,有別於其他國家的情況----電訊業國際電訊和固網是同步開放的。

3.     消費者委員會滿意現階段的進展成果:除開放固定網絡和成立電訊管理局外,流動電話、國際電腦網絡(internet)和其他增值服務等零售服務的市場經已存在競爭。

4.     本會相信競爭足以提高資源分配和製造兩方面的效率,增加消費者選擇、降低產品/服務價格和加強服務質素。

5.     在市場開放的初期,最大的網絡經營商仍然佔很高的市場比率,基本電話服務佔99%,國際長途電話服務佔88%( 註1 )。
研究目的

6.     電訊業是重要的公用事業,本會關注電訊業的重大變化,進行這項研究的目的如下:

    研究這轉變過程的競爭情況(固定網絡市場由獨家專營轉變為競爭市場);
    研究妨礙競爭的因素;
    建議如何促進有效的競爭,為消費者爭取最大利益。

7.     研究指出須持續鼓勵固網市場的競爭,同時在國際長途電話仍是獨家專營的情況下,研究如何在國際電話零售服務方面,引進一些競爭。
固定電訊網絡市場

8.     本地電話服務網絡,亦即「公共交換電話網絡」"public switching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PSTN),接駁範圍幾覆蓋所有住宅和商業樓宇,是目前提供電訊服務的重要基本設施。近年在市場冒起的流動電話網絡,與固定網絡服務之間存在互相輔助作用,但並非其直接替代品。至於尚未敲定發牌的個人通訊網絡(PCS),日後能否與固網絡經營商爭一日長短,仍有待觀察。

9.    消費者與服務供應商均需透過 接駁「公共交換電話網絡」,方可接收及提供(或使用)服務。

10.     在市場開放之前,所有消費者和服務供應商都只能倚靠香港電話公司擁有的獨一無二網絡,並要付給電話公司接駁費(參閱附錄一)。支付的費用如下:

    本地電話費
    現時電話公司收取的本地電話費為:住宅電話每月收費65元,商業電話每月98元。這包括了接駁和使用基本話音傳送服務。政府於93年與電話公司達成協議,本地電話費的調整,須跟隨價格上限方程式,同時在指定時期內,國際長途電話收費須調低至某一百分比( 註2 )。
    聯網接駁收費
    增值服務供應商,如流動電話經營商,支付每分鐘9仙的聯網接駁費,才可透過電話公司的網絡為消費者提供服務。
    傳送費
    作為國際電話經營商,香港國際電訊需要接駁香港電話公司的網絡,把國際電話傳送給消費者。由香港國際電訊支付的接駁費,一般稱為傳送費,是以收入分賬方式支付。

11.     市場開放後,三間新的固網經營商:和黃廣訊、新香港電訊及新世界電話,已凓手鋪設網絡,俾能在市場上競爭(各公司之間,包括電話公司),爭取本地顧客和服務供應商傳送國際長途電話(附錄二)、及爭取增值服務方面的客戶。

12.     三家新的固網經營商為履行發牌條件的規定,須敷設一定涵蓋范圍的管道網絡工程。他們現正與地下鐵路公司商討,沿地鐵路線敷設網絡。以現時日新的電訊科技,如光纖管道的科技,敷設網絡的成本較前大為減低,亦不會引很的不便。不過,新網絡投入服務還需要時間,亦不會全面涵蓋港九各區。新固網經營商還需倚賴香港電話公司聯網接駁,為客戶提供服務,並需要付給電話公司聯網接駁費。在市場開放的起初階段,各固網經營商之間聯網接駁,是一項重要的安排。

13.     固定電訊網絡之間的競爭,並沒有任何法律因素限制他們在提供本地基本服務層面上競爭,為消費者提供較低收費和選擇。但實際上,固網經營商從商業角度考慮,多會專注於盈利機會較高的服務種類,例如國際電話和增值服務。

14.     本報告探討電訊業內妨礙競爭的因素,以下各項是本會認為公平競爭須符合的基本原則:

    提高服務效率;
    同等看待,不存在歧視的經營方式;
    公開資料和增加透明度;
    公平和合理的收費及聯網接駁費;
    在提供國際服務方面作公平的安排;
    合理的監管制度以提供保障。

固定電訊網絡市場的新進經營商面對的挑戰

15.     新進經營商需要克服在市場和結構方面的重大障礙,才可順利在固網電訊服務業內分一杯羹。他們要面對的挑戰為:

    原有經營商在競爭方面所佔的優勢;
    原有經營商與附屬公司之間在不同電訊市場的集團業務結合,有利於對網絡控制、交換資料及研究工作。

競爭優勢

16.     香港電話公司原本是獨家經營的固定網絡經營商,該公司顯然在「先天」上具備了有利的條件,如涵蓋面廣闊的網絡,規模經濟和龐大的客戶基礎。

17.     由於香港電話公司過去為本港提供專營電話服務,敷設的網絡,幾達全港各地,這些網絡成為電話公司的寶貴資產,電話公司控制新固網商的接駁點(gateway),線路容量(capacity),新固網須付接駁費。

18.     在網絡鋪設方面,新進經營商要在適當地址,尤其在已發展地區內物色電話機樓,面臨相當大的限制。相反地,原有經營商早已建有機樓,而該些機樓大部分都是透過政府以私人批地契約取得。本會贊成政府在共用土地及機構方面的政策讓各經營商公平地共用設施,並建議政府諮詢電訊業後,繼續注視這方面的安排,使固網經營商之間制訂共同設施的合約,對參與的各方均是公平的。

19.     在擴展客戶數目方面,經營商提供「電話號碼可攜性服務」,是十分重要的,這即是說消費者在轉換經營商服務時,毋須同時更改原有的電話號碼。本會欣賞電訊管理局促使實施可攜性服務的安排。但在推行方面端賴原網絡經營商的合作,使顧客得到迅速的轉移服務。新進經營商當然也需要為顧客提一些額外的優惠,如減費或提供增值服務,才會促使消費者不怕麻煩,轉換服務供應商。新進經營商雖然可以自由訂價,但由於現存價格機制的種種限制,影響了他們可以削價的水平,本會相信,他們仍可透過改善營運效率,讓成本減低,以作抵銷。
集團業務結合

20.     香港電話公司在提供服務方面,與新進固網經營商爭一日長短。另一方面,這些新進者和增值服務及資訊服務經營商必要依賴該公司的網絡設施。

21.     香港電話公司,作為國際電訊業集團,提供電訊業主要設施、國際和本地電話服務等等,無可否認比較新進固網經營商在市場上享有更優越地位。電訊管理局經已作出獨立會計的要求,香港電訊需要依據電訊局的會計守則,把各附屬公司的業務分立,並各自有獨立的會計賬目。各附屬公司在處理業務方面,必須保持一定距離(arms-length),實際上,香港電話公司由於與香港電訊的其他附屬公司關係密切,在競爭上仍能享有較多方便,尤其在控制網絡,交換資料和產品發展的研究方面。

22.     本會建議,電訊局規定香港電訊在合理情況下,透露會計賬目和附屬公司資料,讓公眾參考。

23.     本會又認為,電訊局應行使權力,以促使所有持牌人分享一些非商業上敏感的資料如網絡術技標準,俾網絡間順利聯網,持牌人均有公平機會接受各類電訊服務並獲公平對待,尤其是由電訊業集團擁有獨攬或跡近獨攬的服務。亦即是說,由母公司向其附屬公司所提供的服務,無論是收費、提供服務的效率和質素方面,與該公司向其他經營者所提供的同樣服務均須公平,不存在特殊看待。
影響競爭的因素

24.     以下的安排對經營者的競爭,有很大影響:

    本地及國際長途電話收費結構;
    全面服務責任(universal service);
    聯網接駁安排(interconnection)。

收費結構

TOP

25.     據政府和香港電訊的資料,本地電訊收費的制訂,刻意低於成本,差額由國際長途電話收費補足。但新進固網經營商認為,經補貼的本地電話費,收費水平偏低,不足以鼓勵他們市場競爭。話雖如此,目前已有經營商以低於電話公司的收費,為商業電話用戶提供幾類基本服務。

26.    以上引申兩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a)究竟這補貼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b)是否需要取銷補貼,把本地電話和國際長途電話的收費水平拉至較為偏近成本。(重新平衡收費機制,tariff rebalancing)

補貼的程度

27.     本地電話虧蝕補貼是:香港電話公司提供本地基本電話服務的收入和履行全面服務責任(參閱第30至34段)的開支之間的差額。這差額補貼的款項多少,並非公開資料。本會建議,電訊局應公開本地電話虧蝕補貼的資料,包括電話公司如何分配各類服務的固定和一般成本及折舊政策,俾有一定的透明度,讓公眾瞭解國際長途電話的收益、補貼本地基本電話服務的實況。
取銷補貼、平衡收費機制的需要

28.     假如補貼真正存在,必須討論的是本港是否需要取銷補貼以平衡收費機制;如認為有需要,應如何厘訂和在何時實行。

29.     在全面開放競爭的市場,國際長途電話和本地電話的收費當會自由競爭。長遠來說,市場競爭應會降低電話服務收費,對消費者有利。但香港的情況較為特殊,由於國際電訊市場仍受到國際電訊專利權的限制,電訊市場尚未能夠全面開放。為消費者來說,取銷補貼去平衡收費機制,本地電話費可能有需要調高,國際長途電話費則會調低。但目前固定網絡市場剛開放,還需要時間去調節步伐,要達致全面競爭。使消費者因此得益,尚需一段長時間。

30.     因此,在保障消費者的大前提下,本會認為,有關取銷補貼的問題,由於缺乏清晰和確實的資料,未知消費者將如何得益。平衡收費的建議,應予從詳計議,並作為長遠的目的,直至市場有全面的競爭為止。
本地收費結構之重新安排

31.     本會深知電訊服務的收費計算方式影響消費者的利益,由於本會沒有足夠的數據以協助分析這問題,本會待取得政府的諮詢文件後,發表意見。
「全面服務」責任

32.     根據目前的安排,香港電話公司有責任為客戶接駁及提供話音傳送服務。電話公司為這些客戶安裝電話及提供線路,無論地區遠近,即使需要虧蝕,均劃一收費。這安排稱為「全面服務責任」(universal service obligation)。新固網經營商毋須承擔這項責任,但每打出長途電話一分鐘,需要付電話公司35.8仙作為補貼( 註 3 )。這項補貼稱為「本地電話虧蝕補貼」。

33.     這項補貼機制,不但包括了全面服務的實際成本,也包括由香港國際電訊撥給香港電話公司,作為維持本地電話費於低水平的虧蝕補貼。雖然電訊局承諾,當本地電話虧蝕補貼安排在一九九六年七月卅一日期滿後,由「全面服務收費」取代,但仍有需要把「全面服務責任」的成本和相互補貼賬目分開和公開。

34.     本會建議設立獨立的「全面服務責任」專款,由電訊局負責管理,規定各固網經營商均須公平地分擔同等數目的款項。電訊局亦須探討其他安排,讓各經營者分擔「全面服務責任」,以鼓勵新經營商有機會為消費者提供一些基本的服務,例如:電訊局可邀請所有固網經營商參與競投一些「不化算地區」的服務,費用從「全面服務責任專款」補貼。

35.     本會又建議,電訊局應規定,把「全面服務」的成本及香港國際電訊補貼香港電話公司的補貼帳項分立。電訊局應研究,計算「全面服務」成本的其他方式,例如可參照在澳洲和英國應用的「長期平均增量成本」或其他演算公式。計算時亦應分列接駁和使用網絡兩項服務所需的成本。

36.     關於「全面服務」責任分擔的問題,為公平起見,應由所有使用固定網絡的人士分擔。現時,「全面服務」責任的專款主要來自國際長途電話收入。資訊和增值服務亦使用固定網絡,本會建議制訂一項新而公平的專款安排。電訊局應考慮把承擔「全面服務」責任專款的範圍擴大,以包括日漸多人使用的增值服務在內。
聯網接駁安排
客戶接網

37.     固網經營商必須能夠為客戶作接網安排,才可讓消費者自由選擇經營者的服務。有些消費者由於種種原因,不能直駁新經營者的服務,這包括:(a)新經營者全面開展服務需時,甚至以年計,(b)消費者所在的商業大廈或住宅樓宇,並無空間裝置額外電纜,故不能直接使用新經營商的服務。在此情形下,經營商便需要繼續倚賴香港電話公司已有的電纜,或"地區性環路",安排聯網接駁。因此,接駁和使用"地區性環路"(稱之為「第二類聯網接駁)的條件,在可見將來,對消費者能否接駁新網絡和確保公平競爭,具關鍵性作用。隨新科技的發展,如無線接駁的技術,將會減少第二類聯網接駁的需要。

38.     本會認為香港電話公司應容許新經營商聯接其「地區性環路」,但由於接駁費的安排對經營商的競爭有重大影響,涉及消費者的利益,電訊管理局應有權力確保接駁費的水平必須合理,符合消費者利益,不致妨礙新經營商的競爭能力,但可鼓勵他們在網絡基本建設上作出投資。(第二類聯網接駁)。本會認為應給予電訊局的指引( 註 4 )法定效力,政府可以修訂建築物條例或電訊條例,規定地產商預留管道和適當空間,讓各網絡經營商均可接駁電訊設施。電訊管理局宜與建築物管理執行署、有關政府部門、建造業專業人士、電訊專家及地產發展商會研究須預留的空間大小及其他細則,並考慮把佔用的面積不計算在地積此率內(plot ratio)( 註 5 )。

39.     本會又建議,電訊管理局宜擴大宣傳該指引的內容,及該局的權力,如有業主立案法團、管理公司拒絕經營者接駁網絡,或企業集團特別優惠旗下的電訊公司,電訊局將行使權力,處理有關投訴。
聯網接駁

40.     聯網接駁費是新進的固網經營商和其他資訊及增值服務供應商要負擔的主要營運成本。因此這些費用的高低,足以影響他們能否通過競爭,在市場上爭一席位。這費用最終由消費者支付,牽涉公眾利益。

41.     政府的政策是讓經營商自行議定接駁費的多少。當雙方不能達成協議,或電訊局長認為經營者洽議的經營條件妨礙競爭和消費者利益時,電訊局長可行使權力,規定經營商合作的條件。

42.     現時,所有電訊服務供應商,包括固網經營商,流動電話服務和國際電腦網絡經營商( 註 6 ),需要向香港電話公司付出每分鐘9仙的接駁費。這種收費安排是由電訊局厘定,看來是以適用於流動電話經營者的多點對多點話音傳送接駁,作為計算基礎,本會認為電訊局宜在適當時候重新考慮。國際電腦網絡經營商和香港電話公司之間較為簡單的一點對多點電子數據聯網,應否收取同等接駁費。

43.     本會認為經營商之間的聯網接駁費,需要增加透明度,原因是,經由電訊局長審議ぶ定的收費,例如上述的9仙收費,或固網商傳遞外來長途電話的傳送費,均屬公開資料,電訊局長亦會解釋收費基準。另一方面,電訊經營商之間達成的收費協議,當中或會牽涉公眾利益,但市民無從知道。本會希望電訊局長能儘量公開固網商之間、和他們與國際電訊之間達成的聯網協議,涉及商業敏感資料除外。
國際電訊服務

44.     香港的情況特殊,電訊市場的開放並不包括國際電訊。香港國際電訊擁有的國際電訊專利權於2006年才終止。但香港國際電訊需倚靠固網商及手提流動電話網絡,為消費者傳送及發出長途電話。

45.     現時,電訊業零售服務通過回撥服務,開展了新的競爭途徑。雖然經由香港電話公司接駁入香港的長途電話的市場的比率高,但該公司由本地接駁海外的電話,市場佔有率下降至88%,其他固網商和公共流動電話服務(Public Mobile Radiotelephone services)佔7%,回撥服務經營商佔5%。消費者在這方面有多些選擇,而長途電話費亦相應降低。

TOP

返回列表